2024年支付趨勢淺析
文章來源:四九八網絡發布時間:2024-04-28 09:37:47熱度:524隨著2023年年底《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正式發布,注定2024年也將是支付行業至關重要的一年,不僅僅有政策落地,而且行業面臨著各類轉型機遇。在此,移動支付網回顧過去產業發展情況的同時,對2024年的支付產業發展趨勢進行淺析,希望能夠給行業人帶來啟發。
《條例》重構支付產業。作為支付行業的“上位法”,《條例》的發布將深刻影響支付行業的未來走向。《條例》將在5月1日生效,就注定了行業在等待更多細則,進而明確新的業務邊界。目前產業比較關注的問題包括,支付牌照的新劃分細則是二選一還是二者都可申請?企業支付該如何與銀行互動?跨境支付該如何合規以及怎樣才需持牌?多用途預付卡的命運該如何?新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該如何開展?牌照發放是否將重新開放?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銀行此前曾公開表示,堅持“平穩過渡”原則,不擴大原有的業務和地域范圍。或許產業也大概能夠猜到許多問題的答案。
反洗錢再加強。從2023年的罰單情況來看,許多支付機構均因商戶或交易信息不明等原因,而被“雙罰”。此前2023年11月,國新辦召開的相關會議曾透露,《反洗錢法》等一批涉外立法項目在抓緊推進。可以預見的是,2024年支付行業的反洗錢壓力仍然較大。事實上,不僅僅是國內,在全球各個國家或地區,反洗錢都在因各類事件而逐漸加強。新加坡百億洗錢案、澳洲長江換匯案、歐盟發布反洗錢新規以限制現金支付、香港多次進行反洗錢行動等這一系列的行動,疊加AI在各個領域的深度影響,這都表明了2024年會是全球反洗錢變革的大年,這特別需要有支付出海規劃的機構注意。
金融消保刻入機構基因。自2020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實施以來,支付行業對金融消保的關注不斷提升,《條例》中也有大篇幅的金融消保內容,其中包括服務協議公平、備付金管理、信息處理規則、爭議糾紛多元化解機制,金融消保不再局限于投訴的管理與公示,金融消保的底層邏輯已經徹底改變。而支付行業在過去的2023年可謂是充滿著各種金融消保“暗雷”,POS機辦理短信詐騙、費率隨意漲等,均可能被廣泛的關注,甚至再上“315晚會”。
跨境支付或迎來新規。自疫情以來,隨著跨境新業態的快速增長,跨境支付的發展超乎業界的想象。除了平臺收款以外,跨境電商B2B支付也隨著政策的開放而迎來爆發式增長,多家機構年平均交易額實現翻倍增長。但隨著全球反洗錢監管加強,我國《條例》等法規的實施,跨境支付領域也可能在2024年迎來管理辦法級別的新規,以規范業務、劃定新的合規邊界。
刷掌支付普及提速。2023年,刷掌支付在微信支付的推動下得以在交通、園區、零售等場景落地。與此同時,支付寶也傳出內部測試刷掌支付,并且不斷公示新刷掌支付專利,其布局已舊,但仍需謀而思定。業界普遍認為,結合B端輻射優勢,支付寶在刷臉支付領域獲得了相對更大的成功,重新再推一新生物識別技術對資源的需求更高,所以支付寶對刷掌支付的入局仍然有待觀察。
但無論如何,2023年,微信支付體系對刷掌支付的場景摸索逐漸成熟,并形成一套可復制的推廣模式。除去可能的政策不可抗力情況下,2024年的刷掌支付,無論支付寶是否會入局,都將有所提速。然而客觀來說,相對于刷臉在推動支付應用時,擁有較為成熟的標準、規范體系,刷掌支付待提升空間較大,推廣速度或不會比刷臉快。
AI深度影響支付。在過去的2023年,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AI幾乎影響到了各個商業領域,2024年開年不久OpenAI再發布Sora智能視頻生成應用,讓“視頻造假”更加簡單。從支付行業來看,在C端反向倒逼下,目前反欺詐、反洗錢風控等資金安全領域備受AI沖擊,虛假證件、虛假圖片、虛假視頻、虛假換臉等手段考驗著各大公司的支付風控能力。可以預見,未來防范AI將是支付公司合規展業的一大考驗。
此外,AI對支付業務的顛覆也正在呈現。今年伊始,作為全球支付發展風向標的PayPal就宣布大力進軍AI,并宣布裁員。AI將提升結賬效率、變革商家服務。在國內,以銀聯商務為代表,許多支付公司也開始了AIGC的支付數字化服務應用,在風險管理、精準營銷、人臉支付、商戶巡檢、智能問答等領域應用較多。此外AI與各類生物識別結合,可能創造新的支付體驗。總體來說,AI將在支付風險、支付效率提升、支付數字化服務能力等方面大有可為。
虹膜支付存創新空間。蘋果公司在1月21日正式發售其MR頭顯設備Vision Pro。新設備配備虹膜識別,這為虹膜支付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間,虹膜支付能夠為MR頭顯設備使用者提供更加無縫的支付體驗。在蘋果公司帶動下,勢必有其他電子設備巨頭跟進。屆時,虹膜支付會成為一個比較新興的支付方式。目前,包括微信支付、中行等機構都已經申請了虹膜相關專利,未來虹膜支付的想象空間會比較大。
加密貨幣在跨境支付中應用受關注。2023年,PayPal發布的PYUSD為全球支付業所關注。雖然在我國政策定義下,加密貨幣的使用不合規,但隨著跨境商貿的發達,跨境支付的海外部分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加密貨幣,特別是作為大陸與海外市場商貿及金融中轉站的香港,也推出VASP虛擬資產牌照,這讓跨境支付領域對加密貨幣的使用價值得以重估。未來,加密貨幣在跨境支付中的應用會備受關注。
數字人民幣宏觀與微觀雙向發展。在2023年,數字人民幣試點推廣力度更大,各地地方政府紛紛發布試點工作方案,并且探索適合數字人民幣使用的場景,例如大規模適用薪資發放、智能合約在預付式經營領域的應用、跨境支付應用、外籍人士來華支付等。
2024年,人民銀行各地分行的2024年工作重點中,對數字人民幣有了更加細化的要求。例如深化創新、提升影響力、探索創新場景等等,由此可以預見,2024年的數字人民幣有著更豐富的發展前景。
更加豐富的場景探索。在人民銀行各地分行的推動下,數字人民幣在2024年會嘗試更多可應用領域,特別是基于智能合約應用,在To B企業支付中將大放異彩。移動支付網將于4月18日在蘇州舉辦第二屆數字人民幣可持續發展研討會也將圍繞智能合約屬性,探討數字人民幣的大發展,敬請期待。
更加明確的規則與權責關系。在洗錢、欺詐等黑灰產沖擊之下,有多個基于數字人民幣進行違法犯罪的案件爆發,2023年數字人民幣也受到了不小的合規挑戰。2024年,數字人民幣必然需要更加完善的標準、規范體系,以穩妥推進試點。雖然處于試點階段的數字人民幣通過立法來保證穩妥可能還過早,但在標準、規范成熟之后,逐漸形成法律法規更加可行,也更加平緩。在這個過程中,也將更加明確各個參與方的權責關系,避免類似運營機構與2.5層機構之間的權責不清晰問題。
更加豐富的生態與清晰的共贏模式。2023年有多位監管高層提出了數字人民幣成熟盈利模式的構想,例如演化出價格體系、加載關于利率的智能合約。可以預見,2024年對于數字人民幣的盈利模式探索和討論會更加激烈,這也是關乎其可持續發展的頭等大事。
更多的支付企業入局跨境支付。2023年,國內支付市場監管顯而易見的趨嚴,追繳與大罰單此起彼伏,此外《條例》的發布也意味著2024年會是國內監管加強的大年。除了監管趨嚴,國內市場競爭白熱化,被迫“卷”出海成為了很多支付企業的選擇。而從出海業務的角度來看,大致可以劃分為以下幾類:
跨境電商收付款。這是相對門檻較低的業務,同時也是競爭較為激烈的賽道。在香港或新加坡申請支付相關資質,并與海外公司合作,以打通資金返回路徑。再逐漸申請各個國家或地區的本地資質,減少支付鏈路角色,降低成本。
垂直領域的跨境支付需求。擁有垂直場景資源的企業,則可以發揮自身的優勢,拓展相應的跨境支付服務,例如汽車進出口、跨境供應鏈金融、邊貿、對俄、一帶一路等等。
本地收單市場拓展。與服務中國出海企業不同,許多中國支付企業選擇落地本地支付,為當地商家提供收單服務,這是出海難度最大的業務,屬于短期難見收益,需長遠布局的業務類型。由于出海較早,目前一些POS機廠商開始嘗試此類業務,打造“終端+支付”的服務組合,在當地走向前端。
支付機構加速出清。2023年有15家支付機構被注銷支付牌照,使得支付機構的牌照數量從最高峰的270多家,下降到200家以內。預付卡機構由于備付金利息獲益減少,并受到了更強的監管要求,而紛紛主動注銷牌照,或徹底退出市或退為單用途預付卡。
除了政策監管影響,市場競爭也會加速出清,沒有強大資金或者資源優勢的機構,在面對數字化升級、真商服務等考驗時顯得更加疲軟。大機構利用規模優勢,會在風控能力、數字化服務、信貸支持、AI等領域對中小型機構展開全面的降維打擊。
支付企業加速貼近銀行。在《條例》中提及,“國家引導、鼓勵非銀行支付機構與商業銀行開展合作,通過銀行賬戶為單位用戶提供支付服務。”這意味著從政策倡導層面,支付機構與銀行的合作會加強。而從市場的角度來看,這個趨勢也比較明顯。
近兩年,支付機構與銀行多開展“聯合收單”業務,支付機構發揮前端的商戶服務能力,銀行則發揮信貸優勢,各盡所長,各取所需。不僅僅是持牌支付機構,非持牌的聚合支付服務商,也在加速與銀行的深度合作,獲取銀行補貼的同時,深度挖掘商戶需求。在2024年,這一趨勢在信用卡套現業務遭多重打擊的情況下,會更加明顯。
來華支付中的政策負擔與市場機遇。便利外籍人士來華支付已經寫入了2024年人民銀行工作重點,備受高層重視。從賬戶側來看,這也不是大多數企業能夠參與的事情。但從收單側來說,這可能存在一些機遇,隨著萬事網聯獲得清算牌照,國內支付與國際支付的市場對接會加速,許多規則都會逐漸改變。起碼在外卡收單方面,未來擁有一定的增長期。當然,外卡收單本身合規門檻較高,風險較大,也并不是所有機構都適合參與。
真商備受重視。2023年,在“一機一碼”執行的政策壓力下,很多支付機構轉而重視“真商”,移動支付興起之時,真商市場被聚合支付服務商所接盤。直到最近幾年,收單機構、銀行憑借自身的資金和資源優勢逐漸收復失地。
2024年,無論是持牌機構還是非持牌機構,都將更加重視真商的拓展與運營。一方面是真商更加合規;另一方面是借助小微貸、經營貸等措施,信用卡套現的需求在另一個維度得以釋放,仍然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
出海支付終端企業逐漸走向前端。在支付出海的大潮之下,我國的支付終端企業由于在海外市場深耕多年,對海外支付市場以及相關金融機構,會比新的支付出海企業會更加熟悉。一些支付終端企業開始逐漸走向前端,一方面服務本地收單市場,另一方面打通跨境支付鏈路,為國內出海企業提供支付方案。借鑒全球支付巨頭打法,“支付+終端”的組合也會被復制。
信用卡收單市場動蕩加劇。對于專注于信用卡套現市場來說,2024年必然又會是一個更加動蕩的年份,過去的2023年,套碼追繳、巨額罰單、官員變動等因素影響下,產生了各種代理維權、亂漲價等亂象。隨著支付機構監管條例的執行,清算機構受罰、領導變更等事件的發生,2024年的信用卡套現市場必然更加動蕩。快速轉型,走向合規會是大勢所趨。
在移動支付缺乏的地區還有一大波潛在的商機,想要低成本創業的小伙伴可以通過做聚合支付代理來實現自己的創業夢。四九八科技目前正招募城市代理商,詳情可咨詢4000591498
原創作者:四九八科技。禁止轉載,本文鏈接:

您關注的城市合伙人案例

查看更多成功案例
云收單
10年老牌支付專家
新大陸旗下成員企業
400-0591-498
|最新文章
|聚合支付的使用場景
- 餐飲
- 超市
- 酒店
- KTV
|熱門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