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支付監管變嚴-監管下可能會有新機
文章來源:四九八網絡發布時間:2020-12-07 10:29:58熱度:1335498科技訊:在近日全國首個公開禁止采集生物識別信息的法規出爐后,不少市場人士開始聯想其對“刷臉支付”的影響。近兩年來,包括人臉、指紋等生物識別信息,已在支付轉賬、實名登記等場景中廣泛應用。
在分析人士看來,此次天津的“生物識別禁令”一旦施行,無疑將進一步提高刷臉支付行業的從業標準,不過,部分已經鋪設和展開的設備和業務,也或將根據規定標準來進行調整和更新。不僅是拼殺刷臉支付的巨頭,對于刷臉支付背后產業鏈及渠道模式都將帶來較大沖擊。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這樣的環境,更適合刷臉支付的推廣,因為監管開始嚴厲了,這就意味著,競爭對手的減少,以及人們對刷臉支付的安全性的認可。
498科技深耕刷臉支付多年,刷臉支付代理一本萬利,想了解刷臉支付,或者支付通道的朋友,歡迎撥打咨詢熱線:400 0591 498 或者點擊留言,498科技免費為大家提供咨詢和解答。
01
首推生物識別采集禁令
12月2日,“天津網信”發布消息稱,天津市人大常委會于12月1日表決通過了《天津市社會信用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該《條例》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共八章66條,包括總則、社會信用信息、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信用主體權益保護、信用服務行業發展、社會信用環境建設、法律責任和附則等內容,明確了社會信用信息包括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場信用信息,并規定相關管理制度。
這也是全國首個公開禁止采集人臉識別信息的法規。《條例》規定,市場信用信息提供單位采集自然人信息的,應當經本人同意并約定用途,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此外,強調市場信用信息提供單位不得采集自然人的宗教信仰、血型、疾病和病史、生物識別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采集的其他個人信息。
據此來看,包括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商會及其他企業事業單位等都將被禁止采集人臉、指紋、聲音等生物識別信息。
此外,《條例》還規定,任何組織與個人不得非法采集、歸集、買賣、公開、使用、加工、傳輸社會信用信息;信用主體有權知曉與其社會信用信息相關的采集、歸集、應用以及其信用報告載明的信息來源、變動理由等情況。
02
刷臉支付或再受打擊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包括人臉、指紋等生物識別信息已在支付轉賬、實名登記、解鎖解密、門禁考勤等場景中廣泛應用,尤其是刷臉支付,曾一度成為2018年、2019年支付行業熱議的關鍵詞。包括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巨頭,紛紛推出刷臉設備“蜻蜓”與“青蛙”,瞄準線下支付場景,并在不斷加大市場投入和補貼。
不過,帶來方便體驗的同時,關于人臉識別技術應用而引起的糾紛、爭議也不斷出現,其中,用戶信息保護一直是刷臉支付考慮的一大重點問題。在分析人士看來,繼因疫情影響遇挫后,此次天津方面的“生物識別禁令”或將使刷臉支付再受重擊。
一方面是已鋪設業務或將面臨重新調整。支付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指出,天津法規的出臺未來可能會推動更多的省份和城市出臺與人臉識別等相關的法律法規。對于支付行業來說,將進一步提高行業的相關從業標準,不過,部分已經鋪設和展開的設備和業務,或將需要根據規定標準來進行調整和更新。
另一方面將對刷臉支付產業鏈及渠道模式帶來較大沖擊。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巨頭拼殺刷臉支付大戰,背后已形成一套分工明確的產業鏈,包括刷臉設備的研發、生產、安裝、調試等,渠道方面包括服務商、代理商等。從歷史經驗來看,中小代理商在第三方支付行業中處于底層地位,獎勵返還、分潤、傭金等結算存在時間上的延遲,是產業鏈當中的“弱勢群體”。
針對此次刷臉支付推廣進度及此次禁令對刷臉支付業務的影響等,北京商報記者對微信支付、支付寶兩方面進行采訪,但截至發稿二者均未正面給出回應。
03
數據隱私安全痛點待破
目前來看,我國的刷臉支付仍處于相對“蠻荒”的發展階段,一方面,企業在快速進行業務的拓展和設備的鋪設;另一方面,由于監管仍未出臺正式的官方行業標準,因此也使得我國的刷臉支付仍處于無序的發展狀態。王蓬博直言道,當前,由于行業缺乏官方的標準,使得市面上的刷臉支付設備和業務的標準有著很大的差異,相關技術的成熟度有待提升。此外,目前的刷臉支付依舊在數據采集、隱私保護、消費者信息安全等方面存在一系列潛在問題。
不過,由于刷臉設備昂貴,千元單價與百元級的POS機形成鮮明對比,目前的刷臉支付市場是巨頭競逐的市場。蘇筱芮同樣稱,刷臉技術可能導致個人隱私濫用,但這種擔憂并非國內獨有,發達國家也有過相應探討,今年9月,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頒布了美國最嚴格、最全面的面部識別禁令。因此,預計后續刷臉技術的發展方向將是“守正創新”。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關于刷臉支付,今年初的1月21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還曾發布首個線下刷臉支付自律公約,在安全管理、終端管理、風險管理、用戶保護權益等方面進行詳細規定,不但強調了用戶隱保護問題,還提出支持刷臉支付業務互聯互通,避免一柜多機。
對于刷臉支付后續發展,王蓬博認為,相關從業機構首先還是要滿足相關政策或文件的需求,符合對應的行業標準;其次,刷臉支付機構也要最大限度地保證消費者的數據隱私和安全,保護消費者的相關權益,提升自己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優化消費者的支付體驗。
蘇筱芮則補充道,由于中小代理商處于底層地位,是產業鏈當中的“弱勢群體”,因此建議這部分群體轉入觀望狀態,就獎勵返還、分潤、傭金等最新規則與上家及時溝通。
原創作者:四九八科技。禁止轉載,本文鏈接:

您關注的城市合伙人案例

查看更多成功案例
云收單
10年老牌支付專家
新大陸旗下成員企業
400-0591-498
|最新文章
|聚合支付的使用場景
- 餐飲
- 超市
- 酒店
- KTV
|熱門關注